去上传 耽美小说     女生小说   男生小说(待启)
楚巫.txt

若显示乱码,可下载阅读,若无法下载更换不同浏览器尝试
安卓请用X浏览器,Via浏览器|苹果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
当前:第1页 / 共61页   ↓移到底部


此文件由小说互动共享平台书友上传

网址:www.aishu999.com

《楚巫》作者:捂脸大笑

文案:

“毉”者从“巫”。作为楚氏针法第七代传人,楚子苓从未想过,有朝一日会做不成“神医”,反倒成了“神巫”。

一个医女穿越春秋的故事,1V1HE。

PS:本文的所有医疗手段都是小说言,切勿模仿。有病还是要上医院看医生啦

内容标签: 穿越时空

搜索关键字:主角:楚子苓 ┃ 配角: ┃ 其它:

作品简评:

“医”有两种繁体,“毉”和“醫”。其中“殹”指病人的呻吟,“巫”和“酉”则代表了巫者和酒水。春秋,仍是属于前者的时代。作为楚氏针法的第七代传人,楚子苓因意外落水,莫名其妙从现代穿越到了春秋。听不懂古人的语言,也无法分辨金文、甲骨文,楚子苓唯一能够掌握的,就是手中金针。凭着过人的医术,她在那个医学尚且蒙昧的时代,成为世人眼中的“神巫”…… 春秋是文明之始,亦是诸子百家、万代之学的启蒙和发端。

作者用细腻的笔法,详尽的考据,勾勒出了那个两千五百年前,早已逝去的世界。本文人物生动,剧情鲜活,极具感染力,带领读者走入一幅春秋列国的风情画卷。

==================

第一章

  一支车队行沿着大道缓缓前行,虽有数辆辎车,百来仆从,还有不少佩剑的兵士。奈何风尘仆仆,人困马乏,看起来颇为狼狈。

  坐在居中的辎车里,一个年过五旬,身材胖大的老者不断用帕子拭着额上汗水,对身边从人道:“距郢都还有多远?”

  那从人道:“再有十日便能抵达郢都。”

  “楚地如此炎热,苦了公孙啊……”老者长叹一声,把浸湿的巾帕扔给随从。

  身为公子舒的家臣,石淳今次入楚,乃是为了在楚国为质的家主之子。自从晋国与楚国相争,夹在中间的郑国,就成了干戈之地。投靠晋国,要被楚国讨伐;投靠楚国,又要遭晋国责难。几年前楚国伐郑,国君被迫签了城下之盟,还让颇有贤名的公子去疾入楚为质。随后晋侯来攻,君上大恐,又召回公子去疾,送去了公孙黑肱替之。

  公孙黑肱乃是公子舒的长子,虽名声不显,但温文守礼,是个谦谦君子。可惜君命在身,被迫留在郢都,无依无靠,受人轻慢。也是听了信报,石淳才不顾年迈,请缨入楚,想要辅佐自家公孙。

  这要是换了庄公时,郑国岂会如此不堪?

  不过想这些也于事无补。石淳又叹了声,随口问道:“那捡来的女子,可探明了身份?”

  “未曾。无人识得那女子的口音,也不似戎夷之女……”从人小心应道。

  前几天经过邓县时,他们在河边捡到了个溺水的女子。虽然衣饰古怪,言语不通,但是此女皮肤白皙,容貌清丽,手脚更是柔嫩无茧,显然出身不凡。因此石淳也没有弃之不顾,而是把她安置在了一辆辎车上,随队前行。

  不过入楚毕竟是要寄人篱下的,若是此女身份不妥,恐怕会为公孙惹来麻烦,还是要好好打探一番。若是此女出身无碍,也可送给楚国卿士,谋些好处。

  “让伯弥再探上一探,若有消息,速速报来。”

  郑女明艳多情,能歌善舞,向来为诸国青睐。此次前往楚国,少不得也要带些,伯弥正是其中翘楚。以她的聪颖,应当能探出那女子的来历吧。

  安排好诸般事宜,石淳再次接过仆从奉上的巾帕,拭起汗来。

  另一辆辎车上,一位女郎亲手捧着个木盘,摆在了靠窗的小几上。上面只一碗黍羹,几条腌菜,着实粗鄙。那女郎却大大方方展颜笑道:“今日行路匆忙,来不及备饭,还请阿姊勿怪。”

  她的声音清越,笑容明媚,足能让人放松警惕。然而倚在窗边的女子并未生出什么反应,只瞥了她一眼,就又扭头看向窗外,丝毫未曾留意送上的饭食。

  果真还是行不通。伯弥面色不改,心底却生出些恼意。自从捡到这女郎后,家老就把她安置在了自己的辎车上,让她仔细打探对方的身份。然而任凭伯弥精善楚、宋、齐、晋四国语言,又能说会道,花了两日工夫,仍旧一无所获。只因这女子说话音调古怪,全不似列国语言,最初她还会发了疯似的在布锦上胡画些棱角平直、不知用处的图样塞给她看,后来似乎心灰意冷,竟然不再与人交谈,每日呆望窗外,犹如痴哑一般。

  按道理说,即便言语不通,也能从一言一行中看出名堂。怎奈这女子举止古怪,频频出人意料。说她不懂礼节吧,每餐若无匕箸,便不饮不食,用饭时也极为端庄,从不狼吞虎咽。说她知礼吧,又从不正坐,见人也不行礼,竟然连厕筹也不会用。

  除此之外,她在饮食起居上也混不在意。衣服是帛是麻,全不在乎,送上的是鹿脯菘菜,还是黍羹腌菜,亦无所谓。哪怕给她乡间野人的粗鄙食物,也不会生出半分愠色。犹如死水一潭。口腹之欲,尊卑体统,是常人最难掩饰的,哪有分辨不出的道理?

  然而说她是贫贱隶奴,伯弥也万万不信。这女子皮肤白嫩,指甲光润,就连齿列都洁白整齐,怕是洛邑的王姬,也不过如此。可若真出生在卿士之家,又怎能如稚子幼童,全无印记?

  看着依旧把腿蜷在身侧的女子,伯弥眯了眯眼,附耳对身边婢子吩咐了几句。很快,一只木盒送了过来,伯弥笑着打开木盒,递了上去:“阿姊可认得此物?”

  这话,那女子定然没有听懂,可是当看清盒中之物时,她身形猛然一震,劈手夺了过去,转眼目中已有隐隐泪痕。

  伯弥唇角微微勾起,这女子出水后,装束古怪,身无长物,唯有这支贴肉藏着的木簪算得上别致。现在拿出来,果真引其动容。看那简拙的样式,怕是男子所赠吧?

  灵九簪!

  楚子苓死死盯着手中的乌木簪,浑身都颤抖了起来。这不是她刚刚寻回的传家宝吗?之前为了这支簪子,她专程前往襄阳,花了半月时间才从收藏家手中赎回,完成了祖父的遗愿。之后她选了艘观光游轮,想在汉水上游览一番,放松心情。谁料刚刚登船,就碰上了撞船事故,她和其他几位站在船舷上的乘客一起坠入江中。

  也许是撞到哪里,楚子苓并没有落水后的记忆,再次睁眼时,就已经身在这辆马车中。身上的衣服换成了丝质的长袍,别说手机和钱包,连贴身藏着的灵九簪也没了踪迹。更要命的是,身边这些人个个操着稀奇古怪的腔调,根本无法沟通,连服侍装扮都不像是正常人。

  她不是没有愤怒和绝望,但是冷静下来,楚子苓突然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这支车队不停向前行进,窗外却始终没有现代社会的痕迹。车队行进的道路只有几米宽,颠簸不平,两侧是延绵不绝的旷野,植被茂盛,走了两日也见不到开垦的痕迹。而身边那些男男女女,衣着古怪,简直像是古装剧里出来的一样,行为举止且不说,就连餐具陈设,也没有半点现代痕迹,怕是电视剧里都不会有如此细致入微的布景道具。这简直就像来到了另一个时空,另一个时代。

  莫非自己溺水后出现了幻觉?还是昏迷未醒,一梦黄粱?心中的疑惑和绝望与日俱增,直到灵九簪再次出现在面前。

  坚硬的乌木硌在掌心,隐隐生痛。楚子苓咬紧了牙关,这不是梦,不是幻觉。簪子还在,她还活着!

  正在此时,车驾猛然一顿,停了下来。因为骤停,车内众人稳不住身形,一阵东倒西歪,案上摆放的东西也跌落大半。伯弥讶异的挪到窗前,向外望去,只见兵士和隶人们已经围到了路边,像在防备什么。出什么事了?

  伯弥没有看清外面的情形,楚子苓却抬起了头,抽了抽鼻。她闻到了熟悉的味道,那是血腥气。不由自主站起身,楚子苓挑帘下车,大步向路边走去。

  伯弥楞了一下,这才反应过来。

  “阿姊!” 边喊,伯弥边急急追了出去,连步态都不顾得了。难道那女子想要趁乱逃走?她可担不起这等干系!

  然而赶了几步,一阵腥臭味迎面扑来,当看清面前情形后,伯弥面上一白,僵在原地。只见几步开外,殷红遍地,隐隐还能看到散落的肚肠和残肢。

  伯弥出身虽然不高,却也是养在深宅中的,哪里见过这个?顿时吓得面无人色,以袖掩鼻。然而前面女子并未停步,走的反而更快了,大步踏入血污之中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

  先秦的发音习惯和现代大有不同,听不懂才是正常。同理金文、篆字和简繁体的差异。

  匕就是调羹,“匙”的前身。

第二章

  车队受阻,卒长侯溪赶忙领人前去察看。只见血迹沿着大道一路向西,深入林地,沿途还有四五条已经断了气的狼尸,不用想,定是遇上了狼群。

  楚国地广人稀,路遇野兽也不稀奇。狼群凶狠狡诈,就算他们这般规模的车队,也要小心提防。然而路边并无车马的痕迹,恐怕不是商队,而是徒步的路人。能杀这么多狼,其中定然有好手。一路走来,侯溪心中都生出了惋惜。如此惨烈,怕是性命难保啊。

  “卒长,这儿有个人,像是断气了……”很快,就有兵士喊道。

  只有一个?讶异的推开兵卒,走上前去,侯溪看到了树下躺着的男子。那人身长八尺,很是健硕,脸上身上都有血污,满脸虬须,看不清面容。在他身侧,一条巨狼开膛破腹,肠肚洒了一地,还有半截长剑折在大椎处。

  以一己之力,杀了数条饿狼,还除了头狼,驱散狼群吗?

  侯溪叹道:“真壮士哉!”

  这等豪侠,就算军中也不多见。只可惜力竭身亡,未曾留下名姓。

  “替他立个坟冢,免得暴尸……”话没说完,侯溪的声音突然顿住。只见一个身穿锦衣的女子,疾步向这边走来。

  未穿鞋履,那双素白纤足上满是泥污,长袍拖曳在地,沾上了血迹。然而这等惨烈景象,也未曾让她驻足,就像没看到身边人一般,那女子径直向树下的尸体走去。

  这不是他们前几日捡到的女子吗?怎么突然下车了?没看到这边有死人吗?

  不敢怠慢,侯溪连忙去拦:“女郎,此处污秽,还有人毙命,不如暂避……”

  楚子苓耳中,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,只死死盯着那个躺在树下的男人。那人满身是血,也看不出呼吸起伏,似乎是真死。可是没有医生诊断,怎么能草率的判定死亡?而她,正是个医生,是楚氏针法第七代传人!刚刚得回楚氏的传家之宝,就遇上了这情形,是不是老天给她的启示?

  硬梆梆的乌木簪攥在手中,楚子苓只觉心脏猛然跳动了起来。几日来被软禁的怒愤,远离熟悉世界的慌乱,在这一刻都消失不见,只剩下绷紧的冷静。避开身边人的阻拦,她撩起裙摆,跪在了浸血的泥地里。

  躺在地上的人,身躯微微蜷缩,面色苍白,四肢冰冷,呼吸几不可查,但是颈侧人迎脉仍能探得。身上多是体表伤,没有动脉出血,肚腹完好,胸廓也未骨折,口、眼、耳均无渗血迹象……还能救!

  只是一瞬,楚子苓就做出了预判,指尖在乌木簪的凤喙处轻轻一压,转动半圈,一根纤长毫针弹了出来。金针入手,楚子苓两指持针,飞快按在了病人鼻间的人中穴上,斜刺三分,提针引气。随后脱下那人鞋履,在脚心涌泉穴直直刺入。两针落下,那男子身躯猛然一颤,吐出了口浊气。

  成了!

  果真是遇袭后失血脱力,又遭贼风侵体,闷乱暴厥。幸亏时间不长,再拖个一时半刻,恐怕连神仙也救不回了。

  “取些水,还有绷带……”恢复神志只是急救的第一步,还要包扎用药,继续行针。谁料一抬头,楚子苓突然发现,身边站着的男人们齐齐退开了好几步,有些人面上都显出了惊恐神色。

  犹如一盆冷水泼下,救回病患的喜意登时消散的一干二净。楚子苓僵坐原地,盯着面前诸人,有谁能听懂她的话吗?

  “活……活了!”侯溪只觉额上渗出了密密冷汗,方才他可派人验过了,这人明明已经死了,被那古怪女子随手摸了两下,竟然又活过来了?她手中的长针又是哪里来的?

  “巫!是大巫!”身边突然有兵士跪了下来,结结巴巴喊道。

  这一嗓子,顿时引来一阵骚动,不少人立刻跟着跪了下来。郑人所居,本就是殷商故地,亦曾与商人盟约,因而郑人多循殷习,崇祭祀,好巫鬼。对于这等能起死回生的大巫,自然敬畏有加。

  手下人可以对这女子视若神明,侯溪却不能。她来历不明,可是被家老三番四次提点过的。若真是大巫,又是从哪国哪家逃出来的?

  一群男人正手足无措,伯弥提着裙摆赶了上来。一路上为了避开血污,她走的辛苦异常,饶是如此,也被恶心的够呛。好不容易追上了,却见兵卒围着那女子跪了一地,对方身畔还躺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。这是怎么回事?

  目光在众人身上绕了一圈,楚子苓也不再言语,伸手抓住了宽大袍袖,用力一扯,撕下了块还算干净的布来,又细分成几条,在仍旧渗血的伤处裹了裹。随后指着最先跪下的那个兵士,做了个“过来”的手势。

  那人愣了一下,倒也乖觉,凑上前来。楚子苓绕到了伤患背后,双手放在对方腋下,用力上抬。以她的力气,是绝对抬不起这样一个大汉的,不过那兵士已经领悟了她的指示,飞快接手了这项重任。楚子苓又用同样的法子找了两人,协助着抬起了伤患,往回走去。

  自己乘坐的那辆马车还算宽敞,正好可以用来安置伤患,其他都是次要,救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况且照料病人,也好过跟那笑只挂在唇边的傲慢女人共处一室。

  伯弥见那女子向车队走去,悚然一惊:“阿姊,怎能带这人上车?他,他伤得不轻啊……”

  然而回答她的,并非那女子,而是一旁抬着人的兵士。

  “哪是受伤?这人方才都死了,全赖大巫施术救回!”

  “一点不错!神巫只拍了两下,就让他重新喘气了……”

  “是扎!吾看到针了!”

  众人七嘴八舌,简直让伯弥头晕脑胀。怎么短短功夫,那女子就成了众人口中的大巫?什么死了活了,混说些什么!

  倒是一旁站着的侯溪开口道:“要先禀报家老。这女子有起死回生之能,如何处置,还要听家老吩咐。”

  也不理会被“起死回生”一词镇住的伯弥,侯溪也没管那群兵士,快步向居中的辎车走去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

  医这个字,有两种繁体,“毉”和“醫”。其中“殹”指病人的呻吟声,“巫”和“酉”则代表了巫者和酒水。春秋,仍是属于前者的时代。

第三章

  “那女子真能起死回生?”乍一听到这消息,石淳也是愕然。身为公子舒家臣,他见过的巫者可不算少,亦曾得大巫诊治,祛病除灾。然而能让人死而复生的,一次也未见过。怕只有传说中的“巫彭”,才有如此法力。一个年轻女子,怎么可能?

  侯溪肯定的点了点头:“小人亲眼见她用一枚金针,使断气之人转活。只是她非要把那壮士带回车中……”

  还没等他说完,石淳眉头一皱:“金针?哪来的针?”

  “似是从个木簪里取出的。”取针的时候,侯溪并未看清。但是那女人收针时,的确是插入了簪子里。

  听到这话,石淳立刻转头,冲伯弥问道:“那簪子,可是当初她带在身上的?”

  伯弥心头一紧,赶忙道:“正是。那女子似不通诸国言语,下妾无奈,只得用簪子相激,盼她能漏点口风,谁料突生变故……下妾实不知会如此……”

  石淳也不听她辩解,只是问:“她得了簪子,可有反应?”

  伯弥小心道:“悲喜交加,像是得了心爱之物。”

  石淳长叹一声:“看来此姝来历不凡啊。”

  按他所想,这女子应当是某国卿士养在暗处的家巫,自幼只随巫师学习密语,不通乡音。那枚簪子,便是她施法的器物。这样的巫者,怕是连一国之君都求之不得,谁料阴差阳错,竟然落在了他手中。

  把此巫留在身边,似有些凶险。然而公孙自幼体弱,在楚为质,无依无靠,恐也找不到巫医诊治。若能好生笼络,且不说性命无忧,真碰上楚人为难,也可献上她换取好处。可谓百利而无一害。

  想明白此中关节,石淳面上露出笑容:“既然是救人,便任她去吧。派几个伶俐的婢子好生伺候,若有所需,尽可答允。衣袍、吃食也捡好的送去。”

  这种养在深宅中的巫者,什么没见过?必要好吃好穿伺候着,若是能教她几句雅言,沟通无碍就更好了。可惜车队里没有傅姆,还要派人送信,从家中招来一个堪用的。

  见石淳要把那女子奉为座上宾,伯弥不由心中暗恼。自己废了那么多气力,非但未曾换来嘉奖,反倒被人抢尽风头。须知入楚不比旁的,她一个隶妾出身的女子,若是得不到公孙和家老的重视,还不知会是何下场。那女子真是大巫?说不定只是凑巧……

  石淳哪会在乎区区一个乐伎的心思,问完话,就挥袖让伯弥退了出去。这下可好,自己乘坐的辎车被人鸠占鹊巢,偏偏她又得罪不起。看了眼远处那纷乱一团的车队,伯弥恨恨的一咬牙,前往后面的大车,跟其他郑女挤在了一处。

  楚子苓可不知这些人的想法。把伤患搬上车,她就开始了救治工作。先比划着让人点火堆,弄来个像是铜釜的容器烧起了热水。楚子苓立刻把车里翻出的几块白麻布,全都丢进水里消毒,准备晾干后包扎伤口。随后又抓了个看起来颇为伶俐的小丫头,绞尽脑汁说了半天,让她带着自己前往放置食材的地方。

  从堆积如山的口袋里,楚子苓翻出了干姜、大枣和一袋黄褐色的盐巴,还意外的找到了些干艾草。在没有其他药材的情况下,有这些总算聊胜于无吧。

  回到车上,她麻利的用水化开了盐块,先用盐水清洗过伤口,随后扎针止血,又用盐灸腹间神阙穴,温阳回脉。那人虽然仍旧未醒,但是血气缓缓复苏,昏迷估计只是脱力所致。她也看到了外面遍地的狼尸,仅凭一人,杀了那么多狼还能活下来,生命力着实没话说。现在缺医少药,也只能靠患者的生命力了。

  轻轻叹了口气,楚子苓捡起放在一旁的乌木簪,按住凤喙,倒旋了两圈,簪上装饰用的凤首便轻轻弹开,只见簪内金芒闪烁,九根长短不一,有尖有圆的金针,展露面前。这簪中有机括,藏的正是“古九针”,乃古时医家必备之物。早在《内经》里,便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、尺寸和针对的病症,可惜古针法失传,现代针具又种类繁杂,功能齐全,更没多少人注重这古九针了。

  相反楚氏一脉,得巧匠铸九针,藏于簪中,传下了些古针法。而沿袭针法,继承灵九簪,也成了楚氏传代的标志,二百年未曾断绝。直到三十年前国内大乱时,簪子才流落他乡,成了祖父心头憾事。到了她这一代,父亲早逝,家里的堂兄堂弟们对针术压根不感兴趣,唯有她这个姑娘,养在祖父膝下,爱上了这门医术。祖父为了她,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家训,悉心教导,把一身本事悉数传下,她也没有辜负祖父的希望,担起了继承家学的重担。而灵九簪,就是她花费了三年工夫,才循着线索找回的。

  可惜,如今簪子回到了楚氏传人的手中,这一幕,却无人知晓了。

  手指轻轻拂过闪着星芒的针柄,楚子苓合上了簪头,干净利落的盘起长发,把那乌色簪子插在了发髻中。

  既来之则安之,现在的当务之急,是学会这里人的语言,搞清楚自己身在何方。剩下不过是本职工作,治病救人罢了。就算是来到了异乡,她也依旧是个医者。

  不过出乎意料的,那个衣裙浮艳,气质高傲的女人再也没有出现。倒是之前被她抓壮丁的小丫头跑了过来,勤快无比的送水送饭,还学着她的模样,帮病人擦起身来。

  面对浑身是血,接近赤裸的男性患者,那妹子既不惧怕也不害羞,反而双眼亮晶晶的,擦的兴致勃勃。见她这幅不怕生的模样,楚子苓忍不住问道:“你叫什么?”

  像是没料到她突然开口,对方吓了一跳,圆圆的眼睛眨巴了好几下,拍了拍胸脯,叽里咕噜说了一串。

  这比之前那女人说的还难懂。楚子苓赶忙伸手打住,用指尖点了点自己:“我叫楚子苓,楚、子、苓。”又把手指转了个向,“你叫什么?”

  小姑娘偏头思索了一下,恍然大悟似得笑了出来,发出了一个简单的音节。楚子苓当然听不懂这个词的意思,只能艰难的模仿了一遍。被她的发音逗乐了,那妹子咯咯一串笑,摆了摆手,突然扔了布巾,掀帘跳下车去。

  “等等,危险……”楚子苓吓了一跳,此刻马车已经重新开动了,这么跳下去,很有可能摔伤。然而那妹子的动作颇为灵敏,如同头活蹦乱跳的小鹿,跑了个没影。过了大约五六分钟,她又飞快的钻回车里,把手中攥着的东西递在了楚子苓面前。

  “芦苇?”楚子苓讶异的接过那根细细长长的草秆,有些摸不着头脑。这不是芦苇吗?就算还没长穗,她也能认出来。

  对方却点了点芦苇,又指了指自己,重复了一遍刚刚说过的那个音节。楚子苓顿时明白了过来,这是对方在告诉她,自己名字的含义。可是问题来了,只有一个音节,是“芦”,还是“苇”呢?这念头一冒出来,楚子苓便就哑然失笑,谁说这里的芦苇,就读作“芦苇”了?就算古时,也有各种各样描绘动植物的专属词汇,懂点药理的她,怎会不知道这道理?

  况且,还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年代,是不是自己所知的世界。

  心中像是被什么刺了一下,楚子苓突然想到了一个词,“蒹葭”。

  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,这是《诗经》中的名句,其中的蒹葭,便是指芦苇。这个类古的时代,是否也存在同样的诗句呢?

  把芦苇递回了,她点了点那根芦苇,轻声解释道:“蒹葭,它亦称做蒹葭。”

  那女孩眨了眨眼,看了看手中的芦苇,忽的反手指向自己:“蒹葭?”

  楚子苓一怔,对方却把这发音标准的念了两遍,似乎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新名字,十分满意的笑了起来。看着那露出八颗牙的明朗笑容,楚子苓说不出话了。用“蒹葭”这个熟悉的名字,来称呼面前这女孩,似乎也能把她和自己的世界连接起来。

  这让楚子苓心头的阴霾散去少许。她名字里的“子苓”,也是种药材,不知换成这个世界的语言,要如何发音。然而即便找出“子苓”,能有人认的出吗?她又要怎么向旁人解释,自己名字的来历……

  只一晃神,楚子苓就把这些压进心底,继续有一句没一句的跟着蒹葭学习当地语言。徐徐滚动的车轮,不断前行,从早到晚,颠簸起伏。当经过一个狭窄的弯道时,似是碾到了什么东西,车身猛地弹起,又重重落下,楚子苓不由扶住了身边的小案,想要稳住身形。谁料这时,躺在草垫上的伤患,睁开了眼睛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

  巫彭,最初的巫医,史书记载其“操不死之药”以愈病,《说文》:“古者巫彭初作医。”

  傅姆算是贵族女子的家庭教师,一般由年长的妇人担任。

第四章

  浑身冰冷,四体沉重,还有一种猛烈的下坠感,如同跌落深涧。瞬间的恐惧,让田恒猛地睁开了双眼。

  他宰了那畜生。

  滚烫的狼血淌过指尖,浸湿了衣摆。剑刃发出咯咯声响,折成两段,没能收住力道,他踉跄栽倒。狼群仍在,失了头狼,个个夹着尾巴,像犬儿一样呜呜低吠。他挥起断剑,高声怒吼,几条狼惊得倒退几步,终于四散而去。

  田恒想要放声大笑,区区狼儿,能奈他何?然而喉咙干渴,喘息粗重,一股寒气自背后涌上,胸中猛然一痛,他跌坐在地,浑身气力随着冷汗流淌,再也凝不起半分。他要魂归黄泉了吗?在这楚地荒野?

  惜哉……

  “惜哉……”田恒的嘴唇动了动,却没听到自己的声音。倒是眼前的光景不再混沌,盯着头顶上的木板,田恒暗自揣测,黄泉之上,不是厚土吗?怎会有木头?抑或是收敛自己的棺椁……

  下一刻,一只白皙纤长的手,进入了视线。那是只女人的手,美则美矣,却不显娇柔,反而颇为果决的按在了他的额上,冰冰凉凉,如珠似玉。

  顺着那只手,田恒向身旁看去,一双黑眸撞入眼帘。那眸子说不出是冷还是热,清澈透亮,既无痴慕,也无厌弃,更无高高在上的倨傲。她是何人?自己身在何处?

  果真有点发热,估计是炎症开始发作了。楚子苓放下手,让蒹葭取过加了盐的温水,喂病人喝下。她则取过手帕,浸湿之后擦拭对方的躯体,没有消炎药,也找不来烈酒,只能物理降温,用凉水擦拭散热了。

  冰凉的布巾在颈间、腋下拭过,田恒只觉脑中一阵混乱,这女子是侍婢还是隶妾?不像啊。又有哪家卿士,舍得用这等佳丽服侍自己?他想翻身坐起,然而手臂动了两下,却发现撑不起身。耳边传来个声音,不大不小,听的分明,却辨不出是哪国乡音。田恒挣扎着想要开口,一只陶碗递在唇边。温热的水流沾湿了嘴唇,田恒顿时忘乎所以,如饥似渴的牛饮起来。这水味道咸涩,竟然像是放了盐。

  好不容易喝干了一碗水,那个古怪声音又响起,这次田恒没等她说完,哑着嗓子问道:“汝是何人?某身在何处?”

  那女子微微皱了皱眉,也不答话,倒像是琢磨他话中之意。他用的是雅言,这女人听不懂吗?

  倒是方才为他喝水的婢子,见他开口,就叽叽喳喳道:“壮士莫惊,此乃穆氏车队,正要前往郢都。”

  那婢子说的是郑语,所谓穆氏,当是指郑穆公的公子族裔。田恒对这些全无兴趣,改用郑语道:“那女子是何人?”

  “是大巫!”小婢两眼放光,欢快答道,“壮士之前都断气了,多亏大巫才能救。还给奴赐了新名呢,叫……叫‘蒹葭’!”

  她竟然是巫者?田恒乃是齐人,国中多有长女不外嫁,为家主祠,称“巫儿”,使得齐国巫风更胜。他怎会不知巫者是何模样?若真是个巫,恐怕只能敬而远之,有恩报恩便是。
当前页码:第1页 / 共61页
可使用下面一键跳转,例如第10页,就输入数字:10